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顏擇雅:物聯網要的人才 懂合作也能獨處

作者:顏擇雅【摘自:天下雜誌595期。2016-04-12】

傳產與高科技、製造與服務,本來井水不犯河水,但以無人機為代表的物聯網會打破所有藩籬,未來須結合軟硬體技能,要懂合作也要忍耐孤獨。

商用無人機是二○一五年大熱門產品,全球市場規模估計有十四億美元,其中七○%歸中國品牌大疆。市場剛起飛,未來想必還有連續多年的高成長,因此美國品牌3D Robotics、法國Parrot、韓國Gryphon也都前景一片大好。
問題來了,台灣是科技島,為什麼在這個領域還不聞樓梯響?

原因當然不在硬體。無人機所需的GPS晶片、飛控系統、通訊模組,台灣都不缺供應商。問題是,無人機的關鍵技術並不是硬體,而是軟體。台灣軟體人才嚴重不足,反映在無人機,就是我們錯過這個重要產業的起飛。
偏偏,無人機並不是孤立產業,它其實是物聯網大未來的一項殺手級應用。如果台灣不快點迎頭趕上,錯過的絕對不是無人機而已,也會被整個物聯網拋在後面。

如果問題只是缺軟體人才,政府好像已找到解方。國家教研院已經宣布,從二○一八年開始,所有中學生都要學習寫程式。這樣可以解決問題嗎?好像不盡然。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Designing Your Life:How to Build a Well.

作者:比爾‧柏內特, 戴夫‧埃文斯【許恬寧 譯】。2016/10/28出版。大塊文化

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

生命設計的五種心態:

  • 好奇心
  • 行動導向
  • 重擬問題
  • 覺察
  • 通力合作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人的兩大弱點:惰性與欲望

作者:何飛鵬【摘自:商業周刊1510期。2016-10-19】

我一放棄,影響可大了,因為更嚴重的事發生了——電腦,我一樣對電腦鍵盤有恐懼症,我一生也沒學會使用,因而成為電腦白痴,是我極大的弱點。
詳閱: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Article.aspx?ID=62896&path=e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洪蘭:改變心態,讓你大變身

作者:洪蘭【摘自:天下雜誌606期。2016-09-14】

同一份工作,為什麼有人說好,有人喊苦?當心態改變,大腦運作和身體狀態也跟著改變,改造生命,先從轉換心態下手。

兩個大二學生前來要求做研究助理,她們都曾在便利商店打過工。不過一個抱怨每天要不停地說「歡迎光臨」,冤枉自己辛苦考上國立大學;另一個卻說工作很愉快,預備把每天看到客人的特色寫入小說中。

政府規定現在助理要分勞務型和學習型,兩者工作性質相似,卻不同酬。因此每個系所都鬧得雞飛狗跳,搞得大家不敢請助理,我只好婉拒她們。

望著兩人離去的身影,我好奇:為什麼同在超商打工,一個神采飛揚,覺得學到很多東西,一個愁眉苦臉,抱怨父母貧窮,委屈了她呢?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美國哲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說,「任何事情取決於心態,改變心態,就改變生命。」羅馬帝國皇帝奧里略(Marcus Aurelius)也說,「形塑我們的不是經驗,是回應經驗的方式。」最近有個實驗發現,心比物重要,心態甚至會改變身體狀態。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動手兼動腦 老年不怕「下流」

作者:洪蘭【摘自:天下雜誌601期。2016-07-06】

誰人不怕老?怕的是老來失去生命主控權,若能找到自我價值,對人生就有所期待,老年生活要順遂,就從大腦好開始。

看到報載日本稱貧困無依的老人為「下流老人」,心中非常不捨,窮不代表品德差,雖然日本的用法不是這個意思,但是看到斗大的「下流」印在報紙上,還是不免感嘆。

誰人不怕老?人更怕的是老來貧。京戲《販馬記》中李奇唱:「人生有三苦,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在古代,沒有社會福利,無子就無人奉養,老景淒涼;在現代,有子也不見得有依靠,有社會福利也不免被稱下流。所以若是還賺得動,趕緊存老本,若來不及了,只能寄望政府的老有所終。不幸的是,大多數人是後者,因此合理的日照、長照非常重要。

多說話,活化大腦

目前台灣對老人的照顧頗不符合大腦的需求,大多數的機構是讓老人有飯吃、有電視看,就功德圓滿。其實坐著不動,四肢會退化,大腦不動,心智也會退化,過去以為的享福,在現代看來是有害。研究發現,對生命有主控權的人活得最健康,人必須對生命有所期待、覺得自己還有用才行。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互聯網+顛覆世界

作者:呂國禎【摘自:天下雜誌598期。2016-05-24】

互聯網什麼都能加,怎麼加?加什麼?+雞排 +追劇 +喵星人 +無人車 +足球轉播,中國企業跑馬圈地搶用戶,拚規模、效應、速度,他們會帶來中國新一波的經濟成長?或捲起泡沫化的金錢遊戲?

對台灣人來說,中國的「互聯網+」(見小辭典)穿透各產業的幅度與速度,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愛足球,民間就衍生出「互聯網+運動」,讓中國足球超級聯賽轉播費,飆高到五年四百億台幣;「互聯網+送餐」,送到家比到店購買更便宜,創造了百萬送餐小哥的新工作。

網路直播網紅(網路紅人)喃喃自語,吸引資本市場、廣告主瘋狂追捧,代言廣告要價約一.一億台幣;一齣連續劇只確定女主角及劇本作者,光IP(版權)授權費就達六十億台幣--曾是山寨、盜版猖獗的中國,怎麼肯為IP出高價?

這些現象說明了,全球最激進瘋狂的商業模式已在中國誕生。互聯網+的生態圈競爭時代來臨。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當攝影師遇到漫畫師...

目前居住在倫敦的巴西插画家 Lucas Levitan,將自己一系列作品稱:照片入侵(Photo Invasion)。

他曾在 Instagram 鼓勵大家把随意提供一張圖片,他會在上面加入自己創作的漫畫人物。在他的妙筆下,那些平淡無奇的照片述說一個個風趣幽默的小故事。

http://pics.ee/x3p
http://pics.ee/x3q

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好好投資自己 提升競爭力

作者:陳超明【摘自:聯合新聞網。2016-06-28 02:04】

最近教育部核定兩所大學學雜費調漲,除學生團體極力抗爭,家長團體、民代皆批評學校不應將經營成本轉嫁學生。然而,如同教育部次長陳良基表示「高等教育是很花錢的」。儘管很多人認為大學教育應公共化,但是,社會大眾願意仿效福利國家負擔高額稅負,支援低價或免費的高等教育嗎?

亞洲競爭力跑在台灣前面的國家,是否也都提供廉價教育資源?我們都羨慕韓國大學畢業生薪資是台灣三倍,但他們的大學學費也是台灣三倍!低廉學費,台灣高等教育品質是否也相對低廉?人才素質無法提升,怎麼期望企業付較高薪資?

不少大學生寧可把錢花在手機、旅遊、休閒活動、高檔咖啡上,也不願將錢花在投資自己教育上。難道高等教育不應設法提升品質、強化與國際連結、提供學生更優質課程、賦予學生更寬廣的國際觀?難道台灣高等教育就該廉價?廉價教育,大學生獲益了嗎?多少人上課玩手機、睡覺、看Youtube,下課忙打工、排隊等美食、看電影?溫書假去旅遊?

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陳長文》天堂不撤守-寄語畢業生:及早找到你的北極星

作者:陳長文【摘自:中時電子報。2016-06-27 04:10】

誠如「畢業典禮」的英文叫做commencement,也就是開始的意思,恭喜同學們展開另一新階段。你們知道寬闊的視野與胸襟對人生多麼重要,也將會不斷提升自己;這讓你們有能力因應未來世界的變化,還能成就許多好事。

有報告說,成長在全球化及網路化時代的你們,可望活到100歲,比目前平均壽命多了20歲。人生可多出幾個階段、有更多選擇。孔子說「後生可畏。」仰望著你們的未來,就像夜空中滿天繁星般,有無限可能。然而,選擇很多,就擔保你擁有精彩愉快的人生嗎?當然不,那也可能讓人愈猶豫,注意力失焦、不夠珍惜,甚至迷惘、隨波逐流。

因此,作為執教44年的老師,想給畢業生的建議,就是及早找到你生命中的北極星始終鎖定你的價值方向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推薦書:成長駭客

成長駭客:未來十年最被需要的新型人才,用低成本的創意思考和分析技術,讓創業公司的用戶、流量與營收成長翻倍。

作者: 范冰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16/03/09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7695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洪蘭/心智健全發展 勝過明星學校

作者:洪蘭【摘自:聯合新聞網。2016-06-04 02:29】

今年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代表研究生上台致詞的是一位大陸湖南農村長大的博士生,他在上大學之前不曾進過城,也不曾補過習。他說當左右鄰居都去城市打工時,他父母不願他成為留守兒童,選擇留在家鄉種田。農家生活清苦,但是不管白天多累,他父親晚上一定會給他講睡前故事。

這兩點聽起來不怎麼樣,發展神經學家卻知道這是決定他今天成功一半的因素。一九五六年,威斯康辛大學哈洛(Harry Harlow)的實驗就顯示,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物質享受,而是精神上的安全感

哈洛教授把一隻剛出生的小猴子,跟牠母親隔離,給牠一個絨布的媽媽和一個鐵絲網的媽媽,絨布的媽媽溫暖,身上沒有奶瓶,鐵絲網的媽媽冰冷,身上卻有個奶瓶。小猴子所有的時間都趴在絨布媽媽的身上,只有肚子餓時,才會過去鐵絲網媽媽那邊吃奶,即便如此,牠的腳還是要鉤著絨布媽媽的身體。一旦實驗者把絨布媽媽移走,小猴子便不吃不喝,兩手抱頭,躲在牆角哀鳴,這樣的猴子長大後不正常,會把親生孩子虐待死。

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不適應就淘汰 5大黃金法則

作者:賀桂芬、朱致宜【摘自:天下雜誌596期。2016-04-26】

先把人機競爭放一旁,試想如果集結了全人類成功致勝守則的AlphaGo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那學會了AlphaGo贏家邏輯的你,又怎麼可能會輸給其他人?

我們在沙灘上畫一道溝,然後開始倒水,這個溝就愈來愈深,所有的水都只會往這個溝流。學習也一樣,愈專注,反應的方式就愈一致,這本來是人類在應付世界的演化過程裡很重要的技能,」前教育部長曾志朗說,「但是環境變化太快,你一旦太執著,就出不來。很多人學新的東西學不會,因為他被綁在舊的東西裡面。」

達爾文早就說過:「能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

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從模仿人類到超越人類,教了我們五件人類不適應就可能被淘汰的事情。

跟機器人比記憶?別說AlphaGo,二○一一年的超級電腦「華生」,記憶體就已經相當於兩億頁的資料,包括整個維基百科。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訓練思辨 討論比考試好

作者/司徒達賢【摘自:今周刊990期。2015-12-10】

訓練學生思辨能力的最好時機,應該是在大學課堂上的互動式討論;個人、老師、同學三方的思惟角力,逐漸連結學理與待解決問題間的觀念。

近來有人針對學生「思辨能力」不足,提出對治方法。例如:在入學考試時,加考一篇「小論文」,測驗考生思辨能力,並希望藉此鼓勵中學教師更重視學生思辨,與論述能力的訓練。

其實加考小論文,效果遠不如大學上課時廣泛運用互動式討論。理由之一是,為了入學考,中學勢必增加論文撰寫課程,肯定會增加教師負擔,而且由哪一種專業教師負責指導論文寫作,也很難取決。理由之二是,高中各科教師所培養出來的思辨能力,未必能配合大學多元科系的需求。理由之三是,思辨能力不易客觀衡量,不僅有爭議性,也會提高閱卷成本。

我所建議的「培養思辨能力」方法,是參考商管學院的互動式個案教學。上課時不必投入太多時間講授,而是要求學生課前自行閱讀、自行看懂例題,如果有些課程一定要講解,則學生課前應自行觀看網路上的教學;上課時則在教師的主持與提問之下,對各種觀念、議題,甚至「解題」的切入角度與邏輯,進行深度交流。

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大膽越限 就能做大事

作者:張翔一【摘自:天下雜誌/595期。2016-04-12】

勇敢越限,不是漫無標的地隨處嘗試;走不同的路,也從來不是標新立異。在沒有標準答案的時代,找到熱情所在,專注當「全世界的唯一」。

你,絕對可以做大事。揚名世界的服裝設計師吳季剛,有個在雲林經營豬肉分切廠的哥哥吳季衡。南轅北轍的人生,一樣的勇敢越限。

吳季剛不見容於台灣教育環境、遠走海外之後,奮力突圍而熠熠發光;吳季衡則讓藝術從最不可能的肉品分切廠裡長出來,翻轉台灣傳統農業印象,成為美國康乃爾大學農學院的年度研究教案。

與吳家兩兄弟類似的例子,這兩年紛紛冒出頭。和前些年台灣的氣氛比較,已經有微妙的改變。

無可否認,過去幾年,由於內外環境均不利,台灣內部彌漫著一股強大的負面情緒,這股情緒排外仇富,一根火柴便能點燃飽滿欲炸的怒氣和怨氣。

「我不想出去跟全世界競爭,最好也關起門不讓別人進來,」和友人合夥在台北市伊通街開了一家茶飲店的小蒔(化名),解釋她最後決定開茶店的心態。名校設計系畢業後嘗試過手作飾品自售,卻敵不過滿街進口貨。

當問起改開茶店有獲利嗎?「還好是家裡出的錢,」她搖搖頭又吐吐舌頭說勉強打平而已,「但我還滿喜歡的。」

屋外風急雨驟,至少家裡溫暖舒適,有小而確定的幸福。這是過去好長一段時間的台灣。在這種氣氛下,多的是偏安一隅的年輕人。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作者:田育瑄編譯【摘自:翻轉教育-教育新知-國際趨勢。2015/12/14】

美國《翻轉心靈》指出,不論是紙本還是數位閱讀,閱讀動機和環境是影響學生閱讀的主要因素。優秀的讀者和文本互動關係是主動而強烈的,其中一個最好的檢視方法就是從側邊筆記開始

「紙本書是有它的好處的,你可以直接在文字側邊註記筆記,也能輕易地往前翻往後翻,就算無法直接註記,也能用便利貼貼在書籍邊緣,輕易撕取。」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麋鹿林城閱讀專員潘尼頓(Pennington)觀察到,必須要協助學生閱讀數位資訊也能保持專注。

結合紙本閱讀和電子書閱讀效果最佳

學生們需要能夠在閱讀材料上註記和筆記,這樣幫助他們回答考試問題。根據賓州西徹斯特大學(West Chester University)的前瞻研究指出,結合紙本閱讀和電子書閱讀的中學生閱讀理解程度比單純僅閱讀紙本書的學生來的好。

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洪蘭:川普高人氣背後 是一場教育危機

作者:洪蘭【摘自:天下雜誌593期。2016-03-15】

從沒人相信川普會勝出,直到他連贏好幾州初選,美國人開始緊張:教育出了什麼問題?要搶救品德教育,必須從孩子實作經驗培養起。

一位美國朋友跟我說,當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初出來攪局時,她把他看作跳梁小丑,認為沒有人會投給無品無格、專炒地皮的流氓。但是最近川普在初選時贏了好幾個州,她開始緊張了,不知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怎麼有人去選這種會比中指的人做總統?

這是最近很多人都在問的問題。有一個研究,調查中學校長心目中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結果他們一致認為是為學生出社會做準備。應如何做準備呢?校長們都同意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赫克曼(James Heckman)在「缺少性格,美國教育的失敗」(Lacking Character ,American Education Fails the Test)文中所說:從培養學生「自覺」(conscientious)的能力開始,它包括自制、正直和堅持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方法對 孩子皆可教

作者:李翊菱【摘自:講義雜誌 - 雜誌 - udn。2016-03-04 14:43】

孩子得不到滿足,特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哭鬧,你就是無法忍受,想發脾氣。我們都可能有相同經驗。

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這是真實的生活場景。用餐時,媽媽自顧跟友人閒聊,一個三歲女娃快樂地滑平板電腦,顯然電子遊戲是她另一個安慰保母。沒多久,年輕媽媽聊夠了,只想到個人的需要,立即命令女兒收拾穿鞋準備回家。孩子正享受遊戲帶來的歡樂,未予理會。媽媽見狀,毫不尊重地以快速的大動作合起電腦,離開座位站起來,不顧周遭人的情緒,大聲命令:「快穿鞋,不穿你繼續玩,就不要回家。」孩子急切地擔心被遺棄,跳下椅子,近乎狂亂的尖叫。「你再哭,一、二、三。好,你不用回家了。」最後年輕媽媽破壞了自己「數到三」的原則,孩子贏了。因為哭鬧當中,媽媽還是會帶孩子回家。這是我常看到的人生大戲。本想即時修正年輕自以為是或惱羞成怒的家長。擔心連我都要罵進去,因此作罷。

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葉丙成:學程式者,能成麒麟之才?

作者:葉丙成【摘自:翻轉教育部落格 - 科技應用。2016/02/26】

全球軟體業蓬勃發展,程式人才需求孔急。隨著MOOC的興起,網路上有很棒的線上課程讓人可以自己學好程式設計。許多人也因此得以謀得待遇不錯的工作。透過網路自學程式,開始成為一股風潮。

這股風潮也擴散到了各國的中小學教育。英國政府將程式設計訂為從五歲一路學到十六歲中學畢業。美國從去年開始,紐約、芝加哥、舊金山等地,也將程式設計列入中小學教育政策,逐步落實。在台灣,政府也在研擬將程式設計納入國教政策。在政策還未落實前,愈來愈多爸媽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急著想讓孩子學程式。

一時間,程式設計儼然是全球最受矚目的教育項目。無論大人、小孩,彷彿只要學會寫程式,便能成就「麒麟之才」,成為日後天下搶著要的人才。但,這真的是我們學程式的理由嗎?

大凡學任何事物,如果一開始的理由不對,就會有不對的期待,方法也會跟著不對,進而結果也不會對。學程式設計是件好事,但如果理由不對,這樣的程式教育將無法達到效果。

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盛治仁/誠實勇敢地面對自己

盛治仁(雲品國際董事長)【摘自:聯合報。2016-02-13 01:55】

過年連假,回顧過去一年的種種,並思考未來的努力方向。腦中突然浮現的是,前一陣子拜讀郭強生教授《何不認真來悲傷》書中的一段話:「在這個大眾傳媒幾乎已到了無孔不入的年代,很多人都怕錯過了外面在發生的事,到頭來他們其實錯過的是自己,錯過與自己的對話,疏於觀察感悟自己內在所經歷的種種變化。」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沒有郭教授的勇氣,能夠在眾人面前解剖自己,但是至少要能夠學習做到誠實、勇敢地面對自己。我們經常眼睛往外看,手指向外指,對於外界的局勢掌握得很清楚,卻忘了多端詳鏡中的自己,面對自己不同階段的變化和心境。更可怕的狀況,則是在面對外面的世界時,或本能、或被迫,戴上各式面具,面具戴久了,忘記了面具下的臉孔長相,和最原始的初心。

能夠誠實面對自己,才能真正找到問題和內在的力量,幫助自己在新的一年裡面,做得更好。內心價值的檢討和自我探索部分,就留在作者心裡,以下分享的,是一些具體可實踐的事,作為對自己的公開期許與提醒。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洪蘭:遇見老後的自己 看誰還敢揮霍

作者:洪蘭【摘自:天下雜誌590期。2016-01-19】

年輕人總是很難犧牲現在,好好為老後存錢,紐約大學便透過電腦虛擬實境人變老後的境況,看著鏡中老後的自己,人們開始存下更多的錢。

離總統大選投票日還有兩個星期時,不少僑胞就已回國。他們除了投票之外,還到處去參觀養老村,因為台灣是退休最理想的地方,不但醫療技術好,看病比美國還方便,而且落葉歸根,人老了想回家。

在跟他們談天時,我隱約感到他們有不安,細究之下,這不安來自心靈深處的不安全感。人最怕老來窮,坐吃山會空,萬一錢花光了,人還活著怎麼辦呢?雖說有健保,但是特效藥須自費、看護要自理,許多人後悔年輕時沒有多存一些老本。

遠見不是人的長處,我們雖然小時候都念過「光陰如白駒之過隙」,但仍然覺得時間走得很慢,老是很遙遠之事。想不到一晃,嬰兒潮的人要退休了,真是「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以前我不懂為什麼孔子說老了要「戒之在得」,現在知道人老了,做不動了,但是還是要吃,這時,不安全感會使人冒險去貪污,把一生的清譽毀掉,所以老時要戒之在得。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真正的資訊教育不在於寫程式,而在於善用電腦解決問題

作者:蘇文鈺【摘自:翻轉教育Flip.Education。2015-12-29】

對於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將資訊科學納入通識課程的教育法案,我的心情很是複雜。原因很多,先講憂心的地方好了。

每個孩子都可以成功?但事實卻是:優勢恆優,弱勢恆弱

首先,這個法案宣稱要每個孩子都可以成功,但是以過去美國的教育的走向,其實是優勢的越優勢,弱勢的越弱勢,也就是跟多年來美國社會的結構往不對稱的M型化傾斜的走向是一致的。要知道,資訊教育所需要的資源,不管是教材,教具與師資,與過去的傳統教學科目重疊的不多,這是一個國家需要大量投入的,既然是需要大量投入資源,那麼可預見的就是,優勢家庭普遍會取得更多優勢,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特點,除非在資本主義的骨子裡添加一點變因,這麼走下去的結果會是貧富更為不均。

上一節討論到的資源問題,硬體方面,不管是教材與教具,只要是有心人願意做,都不成問題。以 Program the world兒童與少年程式設計教學計劃 來說,我們已經計劃每年出四到五個開放教材,並搭配三到四個教具,所有的資料與程式碼都會在明年我們的網站上下載得到。但是真正的問題卻在於師資。優良的資訊教育師資之難尋不在於我們找不到程式設計師來教,而是一來程式設計師可能不善於教學,二來,好的程式設計師的薪資很高,我們如何吸引他們願意參與程式教學的行列呢?

2016年1月22日 星期五

數位學習大進化,向電玩學如何激發學習動機

作者:李岳霞【摘自:親子天下翻轉教育Flip.Education。2015-06-11】

現在數位學習的重點已不再是電子白板、電子書包,隨著高速寬頻網路發展,新一代數位學習重心回歸到學習面,從傳統被動的講課模式(lecture),躍進到要能「引發學習動機」,為學習者帶來「學習靈感」。

隨著行動裝置、即時通訊軟體、APP下載愈來愈普及,數位學習不只在線上,也可以在離線時發生。

目前美國有超過三百萬名「只透過網路學習」的學生,人數比法國所有的大學生還多。

美國有460萬名大學生,至少有一門課是透過線上學習。到了2019年,超過半數的大學生都會在線上學習,大學課程有半數也會是以eLearning模式呈現。

據「未來計劃」組織(Project Tomorrow)近期發表針對美國K-12(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大型調查,有近四分一的學生希望所有的課程都能變成線上學習。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全面觸網!林之晨:i 人才缺口 5 年內將缺工 30 萬,電商、媒體廣告、數位內容最夯

【摘自:新聞短訊。2015-10-05。AppWorks創業

 2016 冬季 AppWorks Ecosystem 聯合大徵才」104 家優質企業、929 職缺供你挑選,彰顯網路產業的前景升溫,已逐漸撼動傳統人力市場,吸引越來越多求職者的眼球。

以應試職缺類別區分,網路行銷企劃的應徵者人數最多,佔總體投件數的 40 %,緊追在後者為業務開發人員,佔 12 %,而程式工程師雖佔整體職缺的 50 %,但投件數佔比僅有 8 %,顯示網路產業在資訊技術的人力仍有不小的缺口,期待有好手加入。

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洪蘭:幫助別人 其實很自私?

作者:洪蘭【摘自:天下雜誌/589期。2016-01-05】

最近神經學家發現,「施」是自私的。大腦在助人時,隱性優越感會增強免疫力。所以到頭來,助人還是對自己最有利。

一個學生問,「老師,為什麼施比受有福?演化生物學家道金斯不是說,基因是自私的嗎?自己多吃一口就能多活一天,為什麼東西不留著自己吃?就算是人需要群居才能存活,對自己的族人好也就是了,為什麼要兼愛天下?」

這是很好的問題。

最近,神經科學家發現,原來「施」還是自私的,因為在幫助別人時,我們的大腦會產生激乳素,帶動多巴胺及腦內啡的分泌。多巴胺是個正向的神經傳導物質,腦內啡是大腦自己產生的嗎啡,這兩者的出現,都會使我們感到快樂。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周行一/把「魚」變成「釣竿」

文/周行一。政治大學校長【摘自:聯合新聞網。評論。2016-01-09 02:27】

我們常聽人說:「給人魚吃,不如給人釣竿。」意思是培養別人的謀生能力比給食物更能幫助人長期生存下去,可惜的是,台灣社會的善心卻經常造成被幫助的人無法累積競爭力。因為相信弱勢者喜歡魚而非釣竿,而且給魚比給釣竿省事,我們偏好直接給錢,造成即使本來會想要釣竿的人也拿到魚,喪失了原本可以培養的競爭力,國內外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直接給錢的潛在好處是接受者可以自由運用,如果都知道把錢用在對自己最有利的方面,「魚」的效益是最大的,極有可能把錢用在增強競爭力上面而產生「釣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