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Siri就是你的同事

作者:彭子珊【摘自:天下雜誌>財經時事>趨勢563期。2014-12-24】

未來,醫師、律師、會計師都可能漸漸被人工智慧取代。它們會學習、有情緒,聽得懂你的語氣,甚至也有電影《星際效應》裡的機器人幽默程度設定?

黃澄澄的焗烤派皮,配上濃濃咖哩香,這道「瑞士泰國混搭風蘆筍鹹派」是主廚華生(Chef Watson)的全新菜單。

主廚華生不是瑞士或泰國的料理達人,而是一台IBM人工智慧超級電腦。

華生的「創作」,正是分析美國美食雜誌《Bon Appetit》的九千道食譜後,根據指定食材和風格,產生出創新食譜。

食譜能不能跨越文化差異,迎合大眾口味還是未知數,但人工智慧的發展已經邁入全新階段。


華生不再只是二○一一年,在美國電視益智節目《危險境地》裡取得冠軍的冰冷機器。經過吸收大量數據的「深度學習」,華生不只走進廚房,也將進入澳盛、日本瑞穗銀行當起線上客服。

透過語音辨識系統,華生可以將客戶的疑問化為文字後,快速搜尋解答。瑞穗銀行估計,客服人員每通電話應對時間

可望從三十分鐘,縮短為八分鐘。

未來,人工智慧不只要快速提供解答,更要思考判斷。超越想像的各種「決策」能力,點燃無限商機。

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丟掉、忘掉,重新學習吧!

作者:賀桂芬【摘自:天下雜誌561期。2014-11-26】

智慧製造,是同時擁有IT和機械產業的台灣下一步。然而,一談起這問題,企業界便大嘆,懂IT的人好找、懂機械的人也好找,但兩樣都懂的,簡直就像新品種人類,難找。

新聞媒體也一樣。時下媒體要求記者能拍、能寫、能上鏡。平時寫稿行雲流水的同事,一站到鏡頭前,「說」自己的報導,便彆扭起來,NG連連。

同一個行業、公司,尚且隔行如隔山,更別說不同產業了。

多年前從媒體轉戰網路業的前輩說,當時,他必須把原來熟練的知識丟掉、忘掉,像嬰兒一樣重新再學。一直到現在,他仍保持這種心態和習慣,因為變化實在太快。

看看我們周圍,有多少工作十年前還沒出現?十年後,一定還有很多工作是現在不存在的;所需的職能,也是學校現在沒教的。

今天,好多觀念、好多行業、好多工作,都在經歷「推倒重來」――原來的知識不適用了,因為遊戲規則,被不同領域的競爭者改寫了。

跨界競爭是最徹底的競爭。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小國大志氣--以色列,逆境找解答

採訪/蕭富元、周原。攝影剪輯/羅儀修。平面攝影/黃明堂。旁白/凌爾祥
【摘自:天下雜誌。2014-6-11】

國土三分之二是沙漠荒地,卻能在高溫下種出鮮美的蔬果花卉,不僅自給自足,且出口暢銷­歐美。國會有十二個政黨,紛紛擾擾爭辯不休,但法案照樣通過,國家快步向前。全國人民,膚色­各異,來自七十多個國家,卻能團結一致向外。

缺雨、缺水、缺石油,以色列不僅解決水與能源問題,而且技術輸出世界。人口八百多萬的-小國,如何以志氣,化缺點為優勢;以科技,在逆境中創造解答?

天下雜誌「以色列報導網路專題」:http://topic.cw.com.tw/2014israel/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馬雲:30歲跟別人幹,40歲為自己幹,50歲要給別人幹!

作者:馬岳琳【摘自:天下雜誌>財經時事>時事。2014-12-15】

如果台灣的企業家不給自己年輕人機會,那麼,對岸要來搶人也就一點也不客氣了。相隔4年,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再度於台北發表演講,參加2014兩岸企業家峰會。

5年前,馬雲曾應《天下雜誌》之邀來台。4年的時光,讓已成中國首富的馬雲銳氣外露,50歲的他不但形容台下的台灣企業大老是「小時候在書上看到的企業家前輩」,還直接向台灣年輕人喊話:「如果你想去大陸創業,請與我們連繫,無論是加入我們的公司還是生態系。」

馬雲明白表示,將成立相關創業基金,希望吸引台灣年輕人去大陸學習、創業。「為什麼你有錢不給年輕人機會?我不是在講高大上的話(高端、大器、上檔次),當你有十個億時,是社會對你的信任,所以我們希望把錢用得更好,幫助兩岸所有年輕人創業。」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台灣老企業家不交棒?馬雲:年輕人來中國,我來幫!

作者:呂紹玉【摘自:TechNews 科技新報 / 名人堂 2014.12.15】

四年多前,馬雲曾經說過,「台灣沒希望了。假如七、八十歲的人還在創新,不相信年輕人比他們更會創新。」四年後的今天,馬雲仍然不改他的論點,且面對絲毫沒有長進的台灣企業生態,馬雲將這席話再搬出來說一次,這次,他選在七、八十歲的台灣企業家面前說。

對七、八十歲企業家喊話:相信年輕人

兩岸企業家台北峰會 15、16 兩天於台北舉辦,聚焦於企業合作、轉型升級,以及轉型不可或缺的創新,但在整場坐滿張忠謀、蕭萬長、王志剛等七、八十歲企業家的活動現場談創新,不禁讓人想到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說的「台灣沒希望了。」

馬雲也受邀到這次的峰會中發表專題演講,五十歲的馬雲先是說,「年輕人總是可以無所畏懼。我老了,不像過去想講什麼就講什麼。」接著又說,「站在這麼多小時候在書上看過的企業家前輩面前,真的是備感榮幸、備感榮幸。」但馬雲顯然並不是打算捧他們,話鋒一轉,再次重申他的論點,「創新是年輕人的事情,儘管我們有幾個老企業家可能幹得不錯,但總體來講,應該年輕人可以幹得更好。」

他說,過去十五年來,中國經濟發生過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在經濟領域,出現了很多十五年以前你從沒見過的人、沒聽說過的企業,尤其在網路產業,但是很遺憾,我們在台灣好像聽不見新的企業家,這是值得反思的問題。

「我們應該把機會給年輕人,如果你相信未來,你就要相信年輕人,如果你相信年輕人,你才會真正的說未來是美好的。」馬雲對台下企業家如此喊話。

年輕人迷茫沒關係,但嘗試抓住每個機會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洪蘭/小確幸格局 如何成大氣候

作者:洪蘭【摘自:udn / 意見評論 / 聯合報名人堂 2014.12.12 02:03 am】 

看到法蘭瓷的陳立恆總裁在聯合報的那篇「創新-台灣與以色列的咫尺天涯」,不禁感慨萬千。

我們跟以色列一樣都是蕞爾小國,內部都意見紛云(以色列總理說,猶太人一個人有三個意見),但是他們對外團結,外侮發生時,能夠捐棄己見,一致對外。他們對國家民族有很深的認同,一旦國家有難,猶太人千里迢迢從世界各地奔回去保衛國家。像諾貝爾經濟獎的得主康納曼就在以色列當兵,陳總裁文章中的化學博士三赴戰場,對抗外侮,甚至受傷仍不悔。他們都知道覆巢之下無完卵,所以以色列雖小(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三大),阿拉伯人卻不敢輕視它,在戰場上,他們是以一當十。

反觀我們,整個社會充斥著滿足於眼前的小確幸,沒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更不要說為國家民族犧牲。最近網路出現一則小學國文題關聯詞填空:「他□□犧牲生命,□□出賣國家」。六○年代的五年級生會填「他寧可犧牲生命,也不出賣國家」;七○年代的六年級生填「他害怕犧牲生命,所以出賣國家」;八○年代的七年級生填「他與其犧牲生命,不如出賣國家」;九○年代的八年級生填「他即使犧牲生命,也要出賣國家」;一○○年代的九年級生填「他白白犧牲生命,忘了出賣國家」。雖說是很極端的搞笑,卻令人深思。

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星雲說偈--勝敗兩俱捨

【作者:星雲大師。摘自:人間福報。2014/12/03】

勝利生憎怨,敗者住苦惱;勝敗兩俱捨,和靜住安樂。──《法句經》

人常有一種凡事都要爭勝負的性格,與人一較長短的好鬥個性。自以為我比你大、比你好、比你高、比你富有、比你能幹,總想要處處勝過別人。在家庭,與兄弟姐妹爭寵;在學校,成績要勝過同學;在職場,業績要拚過同事;在朋友間,人緣要贏過同儕。無論何時何地、何事何物,總想自己要高人一等。

「勝利生憎怨」,但是好勝心強,凡事都要贏,會為自己招來不好的後果。人家不歡喜你處處比他好、比他強,反而讓自己因此惹來嫉妒、怨恨,引來不必要的紛爭是非。「敗者住苦惱」,一旦爭不贏別人,失敗了呢?就會心不甘、情不願,像洩了氣的皮球,心心念念都是我不如人,我差人一截,我能力不及人,怨嘆自己說話沒有他人流暢,財富沒有他人多,終日陷在不甘願與苦惱裡,跳脫不出來。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能量共鳴 隔空學習

作者:李錫津【摘自:「臺北e大」學習論壇暨鮮活電子報第205期-樂學版。2014/11/25】

統一集團前總裁林蒼生在《總裁聞思修》中提到,他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女子撐竿跳決賽時,看到高高瘦瘦的選手,突然在賽場上拍起手來,還請求現場爆滿的觀眾跟著她的節奏一起拍手,直到拍手韻律一致時,她才認真起跑,隨著形成的節奏,竟然漂亮翻滾過竿,林總裁感受到現場觀眾那一般無形的集氣對她的漂亮過竿必有幫助。

  看來似乎是這位聰慧的選手激發觀眾起心動念、熱情加油,逐漸匯為同心、同頻,終能匯集為一般助跑、助跳的能量,幫助她起跳過竿。

  是否真有一股群聚的無形能量?